青年学者
刘斌涛(1984- ),男,硕士,助理研究员,数字山地中心学术秘书
主要研究方向为冰缘地貌过程与生态过程、土壤侵蚀、山地垂直带谱。先后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(973计划)项目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、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、中国科学院科技救灾专项项目、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、国家支撑计划课题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项目等项目。目前正在负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(973计划)项目专题:“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及重要性评价”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:“藏北高原冷生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及有机质反演研究”、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专题“南亚地区水资源与水灾害评价及时空变化规律研究”、四川、青海、广西等省(区)土壤侵蚀调查与制图等科研项目,带领团队开展中国30m分辨率土壤侵蚀制图计划,并已经在西南土石山区、青藏高原和中国冻融侵蚀区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多次在川、渝、滇、黔、桂、甘、青、藏等地开展野外科学考察,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。近几年在《地理学报》、《山地学报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篇,申报软件著作权5项。
♦ 学习经历
2002/09 – 2006/06,中国矿业大学,土地管理系,学士
2006/09 – 2009/06,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,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,硕士,导师:陶和平
♦ 工作经历
♦ 学习经历
2002/09 – 2006/06,中国矿业大学,土地管理系,学士
2006/09 – 2009/06,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,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,硕士,导师:陶和平
♦ 工作经历
2009/7-至今,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,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,助理研究员
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
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(973计划)项目第六课题(2015CB452706)第一专题:“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及重要性评价”
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:“藏北高原冷生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及有机质反演研究”(41201457)
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专题(KZZD-EW-08-01)、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‘一三五’方向性项目(sds-135-1205-01):“南亚地区水资源与水灾害评价及时空变化规律研究”
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国冻融侵蚀普查项目
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四川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项目、四川省土壤侵蚀调查与制图项目、芦山地震灾区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
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青海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项目、青海省土壤侵蚀调查与制图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
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第一课题:“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与支撑潜力评估”(KZCX2-YW-333)
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制图计划、中国30m分辨率土壤侵蚀制图计划、南亚地区30m分辨率土壤侵蚀制图计划
广西地区土壤侵蚀调查与制图项目
♦ 代表论著:
刘斌涛, 宋春风, 史展, 等. 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[J]. 中国水土保持, 2015, (4):36-39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孔博, 等. 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及综合评价[J]. 自然资源学报, 2014,29(3):454-465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[J]. 地理研究, 2014,33(2):225-236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史展, 等. 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[J]. 水土保持通报, 2014,34(4):11-16.
刘淑珍, 刘斌涛, 苏正安, 等. 对我国水土流失调查评价方法若干问题的思考[J]. 山地学报, 2014,32(2):150-153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宋春风, 等. 1960-2009年中国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趋势[J]. 地理研究, 2013,32(2):245-256.
刘淑珍, 刘斌涛, 陶和平, 等. 我国冻融侵蚀现状及防治对策[J]. 中国水土保持, 2013(10):41-44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基于GIS的山区人口压力测算模型——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12,31(4):476-483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自然灾害胁迫下区域生态脆弱性动态——以四川省清平乡为例[J]. 应用生态学报, 2012,23(1):193-198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宋春风, 等. 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研究[J]. 地球科学进展, 2012,27(5):499-509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宋春风, 等. 基于重心模型的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分析[J]. 农业工程学报, 2012,28(21):113-120.
刘斌涛, 刘邵权, 陶和平, 等. 基于GIS的山区土地资源安全定量评价模型——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[J]. 地理学报, 2011,66(8):1131-1140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山区交通通达度测度模型与实证研究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11,30(6):733-738.
刘斌涛, 陶和平, 范建容, 等. 高分辨率SAR数据在5•12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[J]. 山地学报, 2008,26(3):267-271.
♦ 联系方式
地 址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,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,610041
电 话:15982060905
E-mail:lbt609@163.com
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
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(973计划)项目第六课题(2015CB452706)第一专题:“山区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及重要性评价”
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:“藏北高原冷生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及有机质反演研究”(41201457)
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专题(KZZD-EW-08-01)、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‘一三五’方向性项目(sds-135-1205-01):“南亚地区水资源与水灾害评价及时空变化规律研究”
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国冻融侵蚀普查项目
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四川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项目、四川省土壤侵蚀调查与制图项目、芦山地震灾区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
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青海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项目、青海省土壤侵蚀调查与制图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
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第一课题:“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与支撑潜力评估”(KZCX2-YW-333)
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制图计划、中国30m分辨率土壤侵蚀制图计划、南亚地区30m分辨率土壤侵蚀制图计划
广西地区土壤侵蚀调查与制图项目
♦ 代表论著:
刘斌涛, 宋春风, 史展, 等. 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[J]. 中国水土保持, 2015, (4):36-39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孔博, 等. 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及综合评价[J]. 自然资源学报, 2014,29(3):454-465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川滇黔接壤地区自然灾害危险度评价[J]. 地理研究, 2014,33(2):225-236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史展, 等. 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[J]. 水土保持通报, 2014,34(4):11-16.
刘淑珍, 刘斌涛, 苏正安, 等. 对我国水土流失调查评价方法若干问题的思考[J]. 山地学报, 2014,32(2):150-153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宋春风, 等. 1960-2009年中国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趋势[J]. 地理研究, 2013,32(2):245-256.
刘淑珍, 刘斌涛, 陶和平, 等. 我国冻融侵蚀现状及防治对策[J]. 中国水土保持, 2013(10):41-44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基于GIS的山区人口压力测算模型——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12,31(4):476-483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自然灾害胁迫下区域生态脆弱性动态——以四川省清平乡为例[J]. 应用生态学报, 2012,23(1):193-198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宋春风, 等. 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研究[J]. 地球科学进展, 2012,27(5):499-509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宋春风, 等. 基于重心模型的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分析[J]. 农业工程学报, 2012,28(21):113-120.
刘斌涛, 刘邵权, 陶和平, 等. 基于GIS的山区土地资源安全定量评价模型——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[J]. 地理学报, 2011,66(8):1131-1140.
刘斌涛, 陶和平, 刘邵权, 等. 山区交通通达度测度模型与实证研究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11,30(6):733-738.
刘斌涛, 陶和平, 范建容, 等. 高分辨率SAR数据在5•12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[J]. 山地学报, 2008,26(3):267-271.
♦ 联系方式
地 址: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,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,610041
电 话:15982060905
E-mail:lbt609@163.com
|